(资料图)
原标题:网红“仙境”可能是险境
宝藏秘境、绝美之地,没门票、好出片……近年来,借助网络,一些未经开发、游离于正常监管外的“野景点”不断吸引游人探险打卡。“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承载力有限、配套设施缺乏,一些“野景点”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私搭乱建、污染环境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引导。(4月26日新华网)
“五一”假期临近,各方面传递出的信息都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市场将会异常火爆。当旅游从业者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同时大多数游客也跃跃欲试,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心生向往的时候,也有很多游客不愿意去热门景点凑热闹,他们更愿意去一些小众化的、未开发的“野景点”探险寻幽。
所谓的“野景点”,就是虽然有着秀丽风景,或者是具备独特风情,但却没有经过开发利用的景点。这样的景点,往往位置偏僻,却因为各种原因通过一些旅游博主、网友的自媒体、朋友圈传播,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同时又没有门票,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打卡。
“全民旅游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旅游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细分,有人向往名山大川,有人热衷小众旅游。但有一个问题无论如何不能被忽略,那就是这些“野景点”因为没有开发主体,也就意味着缺乏管理,基础设施不完备,那么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安全性,将无法得到保障。
与此同时,很多“野景点”因为没有被开发建设,没有管理维护者,随着前来旅游打卡的人越来越多,就很容易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缺乏安全保障的“野景点”遇到了缺乏文明素质的游客,本应十分愉悦的旅游就可能演变为“互相伤害”。
这方面的例子,近年来已经多次发生了。比如,记者在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鬼架桥等“野景点”看到,矿泉水瓶、塑料袋等垃圾随处可见,有的直接漂浮在水面上。而今年2月25日凌晨,北京市怀柔区蓝天救援队的一名队员在箭扣长城搜救被困“驴友”时不幸遇难,当时这名“驴友”,就是私自去探访当地的“野景点”遭遇了险情。
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游客在选择出游目的地时,对“野景点”应该慎之又慎,毕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与此同时,自媒体平台要尽到安全提醒和审核义务,各地旅游部门必须加强治理,采取更积极的防范措施,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野景点”所在地也要积极推动“野景点”“转正”工作,以自主开发,或是引入资本合作开发等方式,实现景点与游客之间的“双赢”。(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