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美容针”追踪:广州白云两家涉事企业无生产资质 播报

南方plus   2023-03-16 21:55:58

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医疗美容行业投诉的问题,其使用的产品涉及广州白云三家企业。16日,笔者获悉,经初步核查,其中两家公司经营范围不具有生产资质,另一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被责令暂停生产经营并按《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落实整改。

“妆字号”美容针被点名:

有涉事企业成立不足半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严格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而“妆字号”的日用化妆品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不可以被用来注射。

根据央视调查发现,医美行业存在美容针剂以化妆品名义进行销售,违规注射,价格不透明,利润空间可高达10倍。这些披着“妆字号”的面部注射产品,会引发消费者面部皮肤红肿、破溃、发炎,甚至变形,带来健康风险,美容不成还可能变毁容。一些展会上,有些面部美容针剂注射产品甚至连化妆品备案都没有。

本次共六家涉事企业被点名,其中广州暨肽因子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圣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均在广州白云区。天眼查APP显示,广州暨肽因子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白云区棠景街,依圣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位于白云区石井街。

其中,被点名的企业广州暨肽因子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不足半年。天眼查APP显示,广州暨肽因子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互联网销售等。

广州目前有1984家化妆品生产企业,2021年产业规模达1079亿元。白云区是国内化妆品产商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截至2022年7月,白云区共有持证生产化妆品企业近1300家,数量约占广东省的四成,全国的1/5。目前,白云区化妆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总销售额已突破“双百亿”,将打造“白云美湾”品牌。

不过,《白云美湾化妆品产业发展工作报告》亦提到,白云区化妆品产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有龙头领军企业,且以代加工为主,缺乏高端自主品牌,研发检测能力不足,抽检问题较多,受监管部门关注度高。

初步核查:

白云两家企业经营范围不具有生产资质

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已立即行动,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对涉事企业进行核查处置,对涉事产品进行封存、组织开展抽检。后续依法依规严查严处情况,将及时向社会通报。

16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表示,经初步核查,广州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化妆品生产企业,持有营业执照和化妆品许可证。经现场核查,发现一款疑似央视3·15晚会曝光产品,执法人员现场对该产品进行抽检并连夜送至广州市药品检验所检验,现场暂未发现有提供医疗美容服务行为。对于现场发现该公司存在不符合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况,执法人员现场责令该公司暂停生产经营并要求其按《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落实整改。

经核查,广州依圣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广州暨肽因子医疗生物科技公司经营范围不具有生产资质,因经对其住所检查发现其不在住所地经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依照有关规定拟提请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下一步,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将按照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部署持续跟进调查处理。

广州多次发布医美风险提醒

据广州市市场监管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统计,2022年接到的服务类消费投诉举报中,美容、美发、洗浴服务1.43万件,占比为6.32%。而化妆品也位列广州投诉举报量前十的商品类别中,去年投诉举报约7.5万件。

去年至今,在春节、“双十一”等重要节点,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发布医美风险提醒。提醒中提到,医疗美容要依靠医疗器械进行手术并使用相关药物,其复杂性和风险性较高。同时,应慎选服务机构。接受医美服务前,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http://www.nhc.gov.cn)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s://www.nmpa.gov.cn),核实商家、医师、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信息,确保机构、项目和人员合规。

广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医美前应签订合同协议。不盲目轻信“无创面”“无恢复期”“无任何副作用”等宣传用语,接受服务前切记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明确约定服务内容、价格和售后方式,尤其应针对风险、赔偿等问题细化条款。

消费者应留存交易证据。为避免发生纠纷时陷入鉴定困难、证据不足、维权无果等困境,应养成随时取证的习惯。服务前,留存商家广告、宣传单张、自身医美前的清晰照片(用于前后对比);过程中,留存就诊记录、付费凭证、医美方案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3.4万余家医美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山东以及河北三地,医美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拥有2.4万余家、1.1万余家以及8800余家。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从事医美相关的业务企业中,3.25%的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8.51%的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3.85%的相关企业曾出现行政处罚。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郭苏莹 谭超